《致富的特權》探討近二十年來的央行政策影響

by 張家誠 中醫師
26 觀看

若要選出對一國之經濟最具影響力的機構,中央銀行(簡稱央行)應為首選。
不同的央行總裁,其個人風格通常會影響著該國的貨幣政策,如美國央行在過去就有強力抗通膨的「伏克爾時期」(Volcker era),以及強調金融市場自由化及寬鬆貨幣政策的「葛林斯潘時期」(Greenspan era),還有學者出身強調理論的「柏南克-葉倫時期」(Bernanke-Yellen era)。

台灣的央行從1980年代開始,可以分成「謝森中時期」(1989-1994)、「梁國樹許遠東時期」(1994-1998)、「彭淮南時期」(1998-2018),其中彭淮南時期是目前總裁在位時間最長,政策最具個人特色,對台灣經濟影響也最為深遠。本書作者-陳虹宇,為台大經濟系畢業,在本書中揭露近20年來央行證政策對我國的經濟影響。


央行職責

世界各國的央行主要的功能如下:1. 發行貨幣。2. 穩定金融市場。3. 調節匯率及利率。

發行貨幣

一國之法定貨幣大多是由其主權政府授權給央行發行,而貨幣的發行必須要謹慎為之,若大量草率印製貨幣,會造成市場上流通貨幣增加,產生「通貨膨脹」。如1945-1950年代的台灣,就經歷了惡性通膨,六年間物價上漲了21.8萬倍;近代最近一次的惡性通膨發生在委內瑞拉,委內瑞拉曾是南美洲最富裕的國家之一,靠著賣石油作為國家的資金,然而在2014年,世界石油價格大跌,導致政府收入無法支應國內的各種政策,而政府做出的應對則是開始大量印鈔,使該國貨幣開始瘋狂貶值,在2018年時,當年的通膨率為929,790%,同年度台灣只有1.35%。

但與「通貨膨脹」相比,「通貨緊縮」一般是更為嚴重的事情。通貨緊縮,一般發生在經濟景況下滑時,當人民意識到未來可能收入會下降,會造成消費者不願意在消費,而廠商由於商品賣不出去便會降價求售,當物價下跌時,消費者會在期待價格繼續下跌而延後購物,進一步惡化了資金流通。
相反的,緩和的通貨膨脹,反而能使市場興興向榮,大家帳面上的錢越來越多而促使消費,故世界各國會刻意製造通膨,多維持在2%上下。

穩定金融市場

央行會為了避免草率印製貨幣導致通膨,所以會依據一些原則來發行新貨幣。如 1930 年代的美國是採取「金本位」制度來施行,但也因缺乏彈性,在當時遇到金融泡沫危機時,未能即時紓困,導致美國進入長達十年的大蕭條。

有了1930的經驗,美國在2000年的「 .com泡沫」、2008「金融海嘯」及2019「 COVID19」,美國聯準會啟動了「量化寬鬆」(Quantitative easing, QE)政策,適時的將資金打入市場,紓解了經濟危機。

調節匯率及利率

利率

利率為雙方借貸時需付的利息比率,美國的利率標準會參考「隔拆利率」-銀行間借款周轉的利息。當市場上資金不足時,各銀行自己手頭也很緊,彼此間借款周轉利率就會拉高。美國央行通常不會直接決定利率政策,而是會透過公開市場買賣債券,來釋放或收回資金,影響市場上的資金水位。

對於執政者而言,他們比較希望央行能維持低利率水準,因低利率可釋放資金在市場流動,使GDP上升,就有「拚經濟」的感覺。但長期的低利率是有其成本代價的,降低利率來刺激經濟的效應也是有極限的,且效果會隨時間遞減。長期的低利率,會使碰到金融危機時,央行已無武器可用,故美國多會在經濟回穩時,逐步將利率上調。

雖說央行能透過調節利率來影響金融市場,但其決策就像是駕駛一台油門與煞車都可能延遲發揮效果的汽車,當下降低利率,並不會馬上看到市場資金增加,因中間必須經過層層的影響,且政府、銀行、民間對於市場熱度的見解可能也不同,所以調整利率並不是萬靈丹。

匯率

匯率為各國貨幣間的兌換比率,而匯率的變化會影響著商品進出口的競爭力,及資金在國際間的流通。如當我國商品大量出口至美國時,賺了大量的美元,但不可能直接拿美元在國內使用,故會在公開市場賣美元買新台幣,這會使得新台幣的價值提升,台幣兌美元匯率上升,結果導致了廠商在美國賣的商品能換到的台幣變少了,不夠支應國內的支出,利潤空間減少,競爭力下降,使出口量下降導致匯率又會反降,達到動態平衡。


我國央行政策

台灣央行在彭淮南時期除了上述功能外,對於對於匯利率的控制更為直接且強烈。除此之外,台灣央行還有盈餘上繳的財政負擔,使得台灣貨幣政策無法獨立自主執行。

台灣央行的資產最主要的是外匯存底,截至2020年底,台灣外匯存底高達5299億美元(15.1兆台幣),占總資產85%,世界排名第六,僅次於中國、日本、瑞士、俄羅斯與印度,而黃金只占總資產的1-3%。

長期低利低匯的台灣

台灣影響利率作法與美國不同,台灣央行會調整「重貼利率」-銀行向央行借錢時要付的利率。理論上重貼利率會影響隔拆利率,當央行想要調降隔拆利率時,只要把重貼利率調得比隔拆利率低,銀行就會向央行借錢,如此央行的錢就會流入市場。但現今的台灣因著各種原因,已長達20年的低利環境,市場資金氾濫,近年來重貼利率高於隔拆利率1.2%,而隔拆利率也已接近0%,使得重貼利率早已失去作用。

匯率部分,在過去以勞力密集為主的出口導向產業,為了國際上的競爭力,央行政策維持在低匯率政策,不斷地在公開市場上買美元賣新台幣,使台灣外匯存底大幅增加。

二十年來的影響

長期的低率環境,造成我們的房市與股市不斷創新高,對於有資產者要擔心泡沫的可能,對於無資產者則是現金存款追不上通膨的房價。

刻意的低匯政策,能有利於產品出口,豐厚的外匯存底在國際金融危機時也有避險的作用。但相反的會讓國內廠商進口新設備的成本提高,造成產業轉型不利,台灣勞工薪資成長受阻的背後原因之一,很可能就在於此。


結論及個人評論

1980年代,日本大量出口具競爭力的商品至海外,使得日幣匯率不斷上升,因匯率上升造成了出口製造業衝擊,為了刺激國內經濟,在1985年開始,採取寬鬆的貨幣政策,使日本利率從1985年的5%調降至1987的2.5%,但這政策也使得日本房市、股市資產大量增值。
但到了1989年,政府又為了控制物價的漲幅,決定開始調升利率,但卻導致了房股市的泡沫破裂,迎來了長達數十年的經濟萎縮。在近年,為了拯救國內的經濟,日本甚至走向了負利率,理論上應會造成通膨,但在日本卻是走向了通縮。

學者認為,日本經濟泡沫後,充斥的大量的殭屍企業,因為利率低,債務產生的利息也低,經營不善的企業並不會因付不出利息而倒閉,但他們產生的利潤只能夠勉強支付債務利息,所以並沒有錢再投資而在技術與創新上突破。

從日本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到台灣可能的未來,我們的股市房市也不斷創新高,台灣也開始有越來越多的殭屍企業存在。低利使銀行業的利差變少,開始將資金投入房股市的投資,更進一步造成價格上漲,民眾也開始將錢轉入有較高風險的投資,投資經理人為了轉取手續費,積極介紹短期高風險的商品給民眾,並鼓勵民眾不斷轉投資,違背了長期投資的理念,以上總總都是台灣走向日本後路的隱憂。

我國央行起初的低匯低率政策,是在其時空背景下,對出口商的補助,促進台灣的經濟發展;但到了現在,國內民眾大部分的工作已不是以出口為導向的勞力活,央行卻維持著過去的低匯低率政策是否合宜?
低匯低率補助了出口商,但卻對國內民眾課了進口稅,限制了存款利息,造成國內產業轉型不力,國外資金投資意願降低,國內人才外流,房價上漲,以上種種都是這一政策所付出的成本。

本書作者認為,低利低匯政策不見得有錯,補貼了出口商勢必會影響到進口商,不可能十全十美,但我們的央行應說明貨幣政策的法源依據及理論模型,應主動揭露投資標的及獲利效益,積極與學業界人士討論,避免宣教式的說詞,制定合時宜的貨幣施行準則。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