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流》

by 張家誠 中醫師
109 觀看

亞里斯多德曾下這樣的結論:「無論男女,對幸福的渴望都勝過一切。」
在數百年前,人們要為了疾病與溫飽而痛苦,但現今的社會明明多已衣食無虞,我們非但沒有比較快樂,反而每日在焦慮及無趣中打轉。
本書作者米哈里.契克森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認為,當我們處在「最優體驗 (optimal experience)」,也就是所謂的「心流 (flow)」之時,我們就會感受到幸福。


我們為何不感到幸福?

幸福不是如彩券般突然到來,外在條件只能讓我們感受到暫時性的快樂,幸福則必須靠個人的力量去醞釀、培養與捍衛。

人們在滿足了生存需求後,額外的生活富裕,並不一定會帶給我們幸福,原因在於當我們得到的越多,我們的期待也會跟著提升,追求生活品質的改善就會像個無底洞,永遠處在矛盾衝突之中。
現代人感到的不幸福感,多是因缺乏內在秩序而感到焦慮,有人把這種主觀狀態稱為「本體焦慮(ontological anxiety)」或「存在焦慮(existential dread)」,我們會擔心自己的生命是否沒意義,擔心自己的存在是否沒有價值,隨著人類世界的物質愈加豐裕,這種焦慮感反而日漸增加。

作者認為,當我們處於「心流」— 全神貫注於某件事而渾然忘我時,便是感到幸福的時刻。而要進入心流的前提必須是意識處於有秩序的狀態

解析意識

根據熱力學,宇宙的能量是發散的,有用的能量會逐漸耗散,亂度會逐漸增加,在物理學上的量詞為熵。
本書作者認為,我們無時無刻都在接收內外在的各種資訊,而這些資訊大多又與我們的意圖不相符,這會使的我們的精神熵增加,意識走向失序。長期處於意識失序的狀態會讓我們變的脆弱及不幸福。

在物理學上我們若要讓熵降低,系統走向秩序,就必須對系統額外做功。
因此,我們必須要刻意的選擇接收到的資訊,拒絕讓無用的訊息進入意識,保持資訊與意圖相符,如此便能達到最佳體驗,進入心流。

而靠意志力控制意識是比較困難的,我們可以透過《原子習慣》中的方式來協助我們處理雜訊。


心流—讓我們變的更強大

進入心流的條件,我們可以分成外在挑戰及內在技能。

我們以「幼兒成長」來理解心流,幼兒剛開始學步時,每一步都是個挑戰,他必須身體發展至一定程度、試誤學習平衡發力,當挑戰與技能相符時,孩子便會有成就感、覺得幸福。
太早逼他行走,技能不足且挑戰太高會感到挫折,而對七八歲小孩而言,走路則早已毫無挑戰,變得稀鬆平常。
從上述例子。我們便不難發現孩童時期大多都是快樂幸福的,因其身心與外在環境總會不斷出現與他技能相符的挑戰,但當我們開始一成不變的上下班後,生活中便不再出現難度適中的挑戰,因而感到不快樂。

坦若我們能刻意進入心流,就會讓我們如孩童時期感到愉悅,感到有所成長。
與棋力相當的對手對弈,能感到快樂且時光飛逝。當我們實力提升後再與相同對手對弈,卻會開始感到無聊,此時應做的是找實力更強者作為敵手;若是一開始越級挑戰,則會打擊自信,感到焦慮不安,我們可以做的是降低難度或努力提升實力,便能再次進入心流。

讓自己長期保持心流,能讓自己成長,變成更為複雜。

不斷的提高難度與技能,使其兩者相符,處在心流區(淺紅色區塊),便能使我們內在複雜度提升。

個人評論

大家應該都有過經驗,當投入在感興趣的活動時,會覺得時間流速變的不對等。一局球賽會變的感覺很短暫,但球出手進籃的過程卻又覺得時間變緩慢,這就是心流的現象之一。

擅長進入心流者,會更能適應環境的變化,能在各種活動中找到目標。而這目標,本書認為大多是「自成目標」,也就是發現執行工作這行為本身的樂趣所在。如一位攀岩者所言:

「攀岩的魅力在攀爬本身。好不容易登上山峰後,會讓人頓時鬆了一口氣,但同時又希望可以這樣繼續攀爬下去。攀岩的目的就是攀岩,就像寫詩的目的就是寫詩,除了自己的內心之外,你沒有什麼好征服的……寫作為了詩而存在,攀岩也是如此,是為了確定屬於自己的那股流動,你的目的就是讓這股流動持續不停歇,而不是在尋找下一個高峰或著是達到某種完美境界。這股流動的目標不是往上爬,而是單純的流動而已。就像攀岩本身就是繼續攀岩最好的理由,那是一種與自我的溝通。」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