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常頭暈嗎?可能是頸椎及肌筋膜的問題

by 張家誠 中醫師
16 觀看

你常頭暈嗎?若頭暈伴隨頭頸部的不適,你的問題可能出在頸椎及頭頸肌筋膜。透過肌筋膜治療,可以有效改善症狀。中醫門診時常遇到頭暈的患者,有些頭暈是內科問題,例如血壓或血糖異常,或者內耳問題如梅尼爾氏症及耳石脫落。然而,有部分患者經過多次檢查仍無法確定病因,他們常在各大醫院及診所間輾轉,尋求治療,但問題未解。這些經久不癒的暈眩,很可能是由於身體結構的問題所引起。

頭暈的類型

在臨床門診中辨別頭暈時,我會特別詢問患者的頭暈特性。頭暈可初步分成四大類:

  1. 眩暈(vertigo):天旋地轉的頭暈,可能是內耳或神經的問題。
  2. 昏厥(near syncope):眼前一片黑,可能是血壓或血糖的問題。
  3. 失衡(dysequilibrium):走路不穩,可能是大腦、小腦或神經的問題。
  4. 非特異性頭暈(nonspecific dizziness):頭重腳輕、地板浮浮的感覺,可能是壓力、焦慮或體感覺異常的問題。

中醫的看法

中醫對頭暈的看法多責於肝、心、脾、腎及痰瘀。突發的暈眩可能是肝陽上亢或痰瘀中阻,久病的暈眩則多見心脾腎的虛衰。這部分中醫用藥可以有所幫助,但若成效不彰,則需進一步考慮身體結構的問題。

案例:頭暈、噁心及頸後不適

一位48歲男性,近兩三年長期受頭暈、噁心及頸後不適困擾。經多間中西醫檢查,發現其頸椎第五、第六節及腰椎第四、第五節有椎間盤突出問題。

該患者左右寸脈皆為細澀抑制象,根據肌筋膜脈學,這屬於頸部肌筋膜的異常。初診時,發現其斜方肌僵硬,頸椎第二節左旋。治療方案包括針刀及乾針治療C2 SP、C1~C3 TP及C5/6椎體,結合手法調整頸椎。治療後,頸部張力明顯下降,頸後不適症狀大幅改善。

一週後回診,患者表示頸部不適有明顯緩解,但頭暈和噁心感偶爾仍然發生。患者補充說,戴口罩時左側耳朵前方會不舒服。經進一步檢查,發現患者左側顳肌、外翼肌及顳顎關節(TMJ)也有問題,治療再次補上這些區域。

這次治療後,患者的不適狀況幾乎痊癒,雖然因頸椎退化問題需要後續治療,但已經能讓他生活輕鬆自在。

總結

頭暈是一種常見的症狀,可能源於多種內科和結構性問題。中醫在處理頭暈時,會全面考慮肝、心、脾、腎及痰瘀的影響,並結合針灸、推拿等療法。若症狀持續未解,建議考慮肌筋膜及頸椎的結構性問題,透過適當治療,能顯著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

#張家誠中醫師

► 疼痛治療|浮針|針刀 |減重|體態管理|內婦科

► 桃園中壢 #杏恩中醫
03-425-1129
桃捷A22老街溪站|桃園市中壢區中美路二段150號

► 新竹竹科 #和杏中醫
03-567-9102
竹科園區旁|新竹市東區光復路一段561號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