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能改善代謝症候群!

by 張家誠 中醫師
17 觀看

在中醫門診中,我常常遇到前來尋求減重幫助的患者。有些人是因為體重過重帶來的關節疼痛,有些人則是檢查發現了高血壓、高血脂或脂肪肝,開始意識到減重的重要性。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位年輕患者的案例——他沒有靠西藥控制血壓與血脂,而是透過中藥、飲食與生活習慣的調整,一步步改善體質、降低風險,成功地走出代謝症候群的陰影。

為什麼說「減重」能改善代謝症候群?

代謝症候群是指當一個人同時具有高血壓、高血脂、腹部肥胖、高血糖等條件時,未來發展為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的風險就會大幅上升。

根據研究,只要體重能夠減少5%~10%,血壓、血脂、胰島素阻抗等指標就會有明顯改善。因此,對這類高風險族群來說,減重不只是「讓外表更好看」,而是身體整體代謝功能的重整與修復。

患者背景與初診狀況

這位患者今年25歲,在2024年12月首次前來就診。當時體重114.3公斤,體脂肪率為35.8%。他主訴體重一直控制不下來,且近年健康檢查數值不太理想。

他提供了一份2023年4月的健檢報告,當時的狀況如下:

  • 體重:120公斤
  • 血壓:150/94 mmHg
  • 總膽固醇(T-Chol):221 mg/dL
  • 三酸甘油脂(TG):244 mg/dL
  • 低密度膽固醇(LDL):114 mg/dL
  • 超音波顯示:中度脂肪肝

這些數據顯示他處於代謝症候群的高風險狀態。但因為年紀還輕,他希望能用比較自然的方式來改善健康狀況,不想一開始就依賴西藥。

辨證體質:濕熱證是減重的阻力來源

透過舌診、脈診與問診,我評估他屬於濕熱體質。這類型的患者常見的症狀包括:

  • 容易口黏、口苦
  • 大便黏滯不爽
  • 容易疲倦、頭重
  • 食慾偏旺
  • 脂肪堆積在腹部為主
  • 常合併脂肪肝或高血脂

濕熱體質如果沒有適當調理,體重容易反覆上升,即使節食或運動也常常效果有限。

治療方法:五證體質減重法 + 飲食與作息調整

我為他進行了中醫辨證減重,採用的是五證體質減重法中的濕熱調理方向。治療重點包括:

  • 使用具有清熱利濕、健脾化痰作用的中藥
  • 飲食上建議減少油炸、甜食、冰品與酒精等濕熱食物
  • 建立規律作息,減少熬夜與晚餐過晚進食
  • 引導他了解自己體質與減重原則,而非單純靠「少吃」或「餓瘦」

三個月的進展數據:體重與健康指標同步改善

經過三個月的中藥調理與生活配合,到了2025年2月,他的狀況已有明顯改善:

  • 體重:減至97公斤(共減17.3公斤)
  • 總膽固醇:降至191 mg/dL
  • 三酸甘油脂:降至92 mg/dL
  • 血壓:穩定在139 mmHg 左右

到了2025年3月29日,他持續穩定控制體重:

  • 體重:88.2公斤
  • 體脂肪率降至27%
  • 日常在家測量血壓多維持在130上下

更重要的是,他至今未使用任何降壓或降血脂的西藥,而這些改善是來自中藥調理與體質轉變後的自然結果

每一次體重下降的背後,是代謝能力的恢復

減重這件事,在臨床上看得越多,就越能體會它不只是瘦了幾公斤而已。真正重要的是:

  • 原本不正常的健康指標漸漸恢復正常
  • 脂肪肝消退,血脂下降,血壓穩定
  • 身體重新啟動了自我修復與代謝的能力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體質,減重方式也不該一體適用。中醫強調的是「個別化調理」,而非只靠一帖減肥藥或激烈斷食。

如果你也曾為體重、脂肪肝、三高等問題苦惱,或在嘗試減重的過程中總是反覆失敗,不妨試著從認識自己的體質開始,找回身體真正的平衡。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