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大綱
雖然肌腱退化性病變(Tendinopathy)可透過臨床診斷,但若能輔以影像學證據,將更具說服力。肌肉骨骼超音波(Musculoskeletal Ultrasound, MSK US)作為門診中最便捷的影像工具,不僅能提升診斷精確性,也能幫助患者更直觀地理解自身病情,進而提高治療依從性。
正常肌腱的超音波影像特徵
在標準的超音波影像中,健康肌腱(Normal Tendon)呈現:
- 均質性(Homogeneous Echotexture)
- 絲狀條紋(Fibrillar Pattern),即由膠原纖維(Collagen Fibers)組成的線性結構,回音一致且排列整齊。
肌腱退化性病變的超音波表現
當肌腱發生退化性病變(Tendinopathy)時,可能出現以下異常改變:
- 肌腱增厚(Tendon Thickening)
- 由於長期的機械性壓力或慢性微損,受損的肌腱會出現適應性增厚。
- 組織異質化(Heterogeneous Echotexture)
- 原本均勻的膠原纖維排列變得雜亂,影像呈現不規則紋理,可能與膠原降解或基質改變有關。
- 低回音區域(Hypoechoic Areas)
- 由於水腫、膠原變性、黏液樣變性或微撕裂,受損區域的回音減少,顯示低回音特徵。
- 進階病變(Advanced Pathology)
- 嚴重退化時,可能伴隨:
- 纖維化
- 鈣化
- 肌腱撕裂,可能為部分撕裂或全層撕裂。
- 嚴重退化時,可能伴隨:
臨床意義與診斷價值
雖然 MRI 在軟組織病變的診斷上仍具較高的靈敏度,但肌骨骼超音波具備即時性、低成本、可動態評估的優勢,使其成為門診中不可或缺的評估工具。
綜上所述,肌肉骨骼超音波(MSK US) 在診斷肌腱退化性病變上扮演了關鍵角色,而 床旁超音波(Point-of-Care Ultrasound, POCUS) 的應用,讓醫師能在第一時間即時評估肌腱健康狀況,無需等待昂貴或排程繁忙的影像檢查,如 MRI 📊。
透過 POCUS,臨床醫師能夠快速辨別 肌腱增厚、低回音區域、異質化、鈣化,甚至是部分或全層撕裂,進一步指導適當的介入治療,如 乾針、針刀療法或超音波導引注射💉。此外,動態掃描(dynamic scanning)可讓醫師在患者活動時即時觀察肌腱與相關組織的互動,進一步確認病變嚴重程度 🏥。
在診間應用 POCUS,不僅能提升診斷精確性,也能即時回饋患者,幫助他們理解自身病情,進而提高治療依從性 🤝。這樣的技術進步,使非侵入性、無輻射的影像評估成為日常臨床決策的重要支援工具,讓肌腱退化性病變的診斷與治療更加精準且個人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