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高品質的醫療服務,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療

by 張家誠 中醫師
12 觀看

剛出道時,我一診可以看三十多位患者,問診、施針、拔針,一氣呵成,速度很快。當時的針灸方式比較像「插秧」,找準穴位就下針,效果當然有,但屬於較為標準化的操作。

隨著臨床經驗的累積,學會了更多技能後,反而深刻體會到精準與有效才是關鍵。如今,一診即使只看二十位患者,卻經常延遲下班,因為我不再只是「扎針」,而是針前針後都會把脈,確認脈象變化,必要時使用超音波導引,確保每一針的安全性與療效。

診療環境:確保安全,讓每一針發揮最大效果

針灸不是「隨便扎一針」就會有效,施針的位置、角度、深度,甚至患者的姿勢,都會影響治療結果。因此,在診療過程中,我一定會確保以下幾點:

✔ 施針部位必須裸露,絕不隔衣施針

許多診所習慣隔著衣服施針,但這樣無法精準掌握深度,還可能影響針感,甚至增加感染風險。我一定會要求施針部位完整裸露,確保針灸的準確性與療效。

✔ 不同部位,選擇最安全、最有效的擺位

針灸的效果不僅取決於穴位選擇,患者的姿勢同樣重要。例如想要針闊背肌,我就會讓病人呈現坐姿趴睡的姿勢,讓闊背肌做大幅度的延伸;針菱形肌時,則必須讓他手臂後背使肩胛骨翻起。

✔ 治療不是流水線,該換姿勢就換姿勢

有些診所讓患者進診間後直接趴好、開始針灸,雖然省時,但效果未必理想。我不會為了追求效率而忽略細節,每一針該調整角度就調整,確保治療的安全性與效果最大化。

這些細節雖然讓治療時間增加,但卻能提升患者的安全性、舒適度與療效,這才是高品質治療的關鍵。


療法選擇:不再「插秧」,每一針都要有效

過去的針灸方式多依賴經驗,找到大致的穴位就施針。但現在,我會進行更細緻的評估與調整:

✔ 針前針後把脈,確認治療效果

施針前,我會先把脈,確認患者當下的氣血狀況,以確保治療方向正確。施針後,我會再把脈一次,觀察脈象是否有變化,確認每一針是否真正影響到氣血運行,而不只是「施針完成」。

✔ 必要時使用超音波導引,提升準確度

有些深層部位,單憑手感雖然也能找到穴位,但若能透過超音波確認針下位置,就能更精準避開神經與血管,提升治療的安全性。這對於肌筋膜問題,尤其是針刀與乾針療法,更能發揮效果。

✔ 個人化治療計畫,每位患者都不同

不同的體質與症狀,適合的治療方式當然不可能一樣。我會根據患者需求,靈活搭配針刀療法、乾針、內服中藥、芳療或花茶,讓治療不僅僅是舒緩症狀,而是全面調理身體。


診療細節:讓患者真正感受到「被用心對待」

真正的高品質治療,來自於每個細節的堆積,例如:

✔ 問診不馬虎,時間充足

我不會因為趕時間就快速施針,而是確保問診夠細緻,找到真正的病因後再進行治療。

✔ 每一針都講求準確性,不是「多針就有效」

許多人誤以為「針越多效果越好」,但實際上,治療的關鍵在於找準該扎的點,而不是毫無章法地多扎幾針。

✔ 患者的回饋很重要,治療不是「針完就結束」

治療不是一次性的,許多情況需要根據患者回饋來追蹤與調整,確保每次治療都能達到最佳效果。


📌 貼心提醒:記得預約,確保你的治療品質

由於我們的診療方式需要更精細的評估與調整,因此每位患者的看診時間都比一般診所來得長。為了確保每位患者都能獲得完整的治療,建議來診所的朋友記得提前預約,這樣才能確保我有足夠的時間為你提供最精準的診療。

💡 如果忘了預約,現場掛號也可以,但請耐心等候!

我一定會盡力安排,不會讓你等到最後才看診,但預約患者的治療必須優先完成,因此請理解與配合。我會在有空檔的時候穿插安排你,感謝大家的耐心與支持!🙏

這樣我們才能一起維持「真正有效的高品質中醫療程」,讓每一次治療都發揮最大的效果!💪😊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