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微創手術後,疼痛復發,針刀緩解症狀

by 張家誠 中醫師
26 觀看

腰椎退化,手術治療後並不會一勞永逸!

現代生活型態中,長時間久坐、姿勢不良或過度勞動,讓腰椎承受著過大的壓力,進而引發腰椎病變,成為困擾許多人的健康問題。患者常因疼痛、麻木等症狀而影響日常生活,有些人甚至經歷過手術治療,卻仍面臨復發的困擾。

事實上,並非所有的椎間盤突出都需要開刀!透過針刀療法可以鬆解軟組織黏連、減輕神經壓迫,讓患者重獲輕鬆無痛的生活。

什麼是椎間盤突出?

椎間盤位於每節脊椎骨之間,主要功能是吸收震盪、分散壓力,保護脊椎穩定。然而,當椎間盤因退化或長期不良姿勢受壓,髓核便可能突破纖維環向外突出,壓迫周圍的神經根,進而引發一系列症狀,包括下背痛、腿部麻痛及功能受限。

常見病因

  1. 姿勢不良:長時間坐姿彎腰、駝背,增加腰椎壓力。
  2. 搬運重物:使用錯誤姿勢搬重物,椎間盤承受過大負荷。
  3. 退化因素:隨著年齡增長,椎間盤水分流失,結構變脆弱。
  4. 外力傷害:急性扭傷、跌倒或劇烈運動造成椎間盤破裂。
  5. 肌力不足:核心肌群無力,無法穩定腰椎。

流行病學

根據《全球疾病負擔研究(GBD 2017)》報告,腰痛是全球最常見的致殘性疾病之一,而椎間盤突出是主要原因之一。

  • 好發於30-50歲的成年人,男性比例略高於女性。
  • 隨著老化,65歲以上患者比例逐漸增加。
  • L4/L5 和 L5/S1 節段最易受影響,因承受較大壓力。

針刀療法

針刀是一種中醫特殊針具,與一般針灸毫針不同,其前端為0.4mm的刀口,能有效剝離沾黏組織並減壓。針刀療法屬於微創技術,不會留下明顯傷口,治療後患者仍能正常活動。

相比傳統熱敷和電療,針刀療法更為進階且有效。它能直接鬆解沾黏組織,促進血液循環,加速修復過程,顯著減輕疼痛並改善功能。

針刀禁忌與可能副作用

禁忌證:癌症或其他重大疾病、凝血功能異常、服用免疫抑制劑者。 可能副作用:局部滲血、不熟練操作可能引發意外傷害、不當照護可能導致感染。

腰椎疾病案例分享

📋 背景

  • 年齡/性別:67歲男性
  • 初診日期:113年10月23日
  • 診斷:腰椎 L4/5 椎間盤突出
  • 過去治療:曾接受微創手術治療,但兩個月後症狀復發

🚨 患者症狀

  • 左側臀部疼痛
  • 左小腿外側麻痛,疼痛程度 VAS 4分
  • 早晨起床時 症狀最為明顯

針刀治療計畫

  • 頻率:每週一次
  • 療程:共進行六次
  • 部位:腰椎 L4/5 節段及周圍軟組織

治療效果

  1. 第一次治療後:左側臀部與小腿麻痛略有緩解,VAS 降至 3-4分,但早晨起床時仍有不適。
  2. 第三次治療後:症狀明顯改善,左側臀部與小腿麻痛感減輕,VAS 降至 2-3分。
  3. 第六次治療後
    • 日間活動 時幾乎完全無症狀,恢復正常生活功能。
    • 早晨症狀 僅剩輕微不適,稍作休息後即可緩解。

患者對治療效果非常滿意,六次治療後已擺脫長期的疼痛與麻木,日常生活品質大幅提升。


結語

椎間盤突出雖然是常見的腰椎問題,但並非所有患者都需要接受手術治療。對於手術後症狀復發或長期疼痛難解的患者,針刀療法是一種安全、有效的微創選擇。

針刀療法的優勢

  1. 微創介入:無需大面積手術,恢復快
  2. 解除壓迫:直接鬆解黏連,改善神經壓迫
  3. 日常生活無負擔:治療後即可正常活動

如果您也正受椎間盤突出困擾,建議及早尋求專業醫師評估,透過適合的治療方案,遠離疼痛,重拾輕鬆自在的生活!

《醫療問題,請諮詢合格醫療人員》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製轉載》
《本文為腰椎病衛教文章,經患者同意後,作為療程介紹分享》
《醫療有不確定性,體質病況因人而異,治療效果會因個人體質病況而異》
#台灣針刀醫學會專科醫師 軒字第號 A-0010-20231231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