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化性膝關節炎

by 張家誠 中醫師
129 觀看

退化性關節炎(Osteoarthritis; OA)是一種漸進式肌骨骼疾患,常出現在需要負重及過度使用的關節,如髖關節、膝關節及手指間關節。退化性關節炎不只是關節間軟骨的問題,而是包含到關節液、韌帶、肌肉及其他軟組織。研究指出,退化性關節炎是造成老年失能的第二位肌骨骼疾患(僅次於下背痛),而在高收入的國家,更是每年花費約 2% GDP 在醫療費用上,尤以關節置換佔大宗。

疾病介紹

病機

若去分析老年人的膝關節 X-ray,會發現有將近一半的人都有退化的跡象,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會有症狀。在亞洲地區,大於六十歲者,有症狀的退化性膝關節炎盛行率約為10%,且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其中女性又比男性來得多。

退化性關節炎重要的風險因子有:

  1. 年紀:除了老化外,此因素更隱含了隨著歲月的增長而逐漸累積的各種傷害。
  2. 肥胖:相較於正常體重者,肥胖者其關節要承擔更多的負荷。有趣的是,非承重的指關節也較高風險罹患此病,這顯示可能與代謝性問題有關。
  3. 女性:因髖骨天生結構與男性的不同,女性的髖、膝關節承重力線角度較大,較容易形成關節炎。
  4. 活動:過度的使用及長時間的制動,都會讓關節退化。

診斷

退化性關節炎之診斷,不一定需要影像學及實驗室檢查,一般只要從病史及症狀判別即可。常病發單一關節,以需承重、常使用及有受傷過的關節為主,其疼痛為活動加劇、休息可緩解,晨起僵硬應小於 30 分鐘,且大多不會有明顯紅熱的急性炎症反應。

臨床上最常見影響到的關節有:髖關節、膝關節、頸椎及腰椎、手指間關節(DIP、PIP、first MCP、first CMC)。

預防及治療

要預防退化性關節炎,有兩點是我們可以努力做到的。一為減少關節的傷害,當我們要從事高風險及高強度活動時,要配戴適當的護具,避免扭挫傷的發生,若真有意外傷害時,也應積極治療及復健,減少關節處傷害的累積。二為避免過度使用及制動,關節的過度使用可能會造成磨損及炎症的發生;長時間的制動,則會讓關節周遭肌力下降,主動穩定性變差而容易受傷。另外不只是肌肉,骨骼、軟骨及其他軟組織也都會因長時間未使用而退化。(延伸閱讀〈軟組織受傷處理流程〉

藥物治療

疼痛問題,使用 NSAIDs 類止痛藥都會有一定的效果,目前文獻推薦使用含有此類藥物的局部藥布,即可以達到止痛效果又可以減少口服藥的副作用。 局部注射類固醇,適合在短期有活動需求者,但並不建議長期使用,會有軟骨流失的風險。局部注射玻尿酸,對於短期內的止痛有一定的效果,但文獻回顧看起來,並沒有太多的長期益處。另外還要注PRP等方式可以供病者參考。保養品的部分,口服葡萄糖銨及軟骨素目前是認為效益不大。

若病患疼痛劇烈,且保守性治療皆無明顯效果時,可以選擇進行關節置換,術後患者普遍都有滿意的療效,但畢竟是不可逆的手術治療,因此關節置換會是最終的手段。

風險因子
預防方法

中醫看法

根據中醫學理論,退化性膝關節炎屬於痹證,有骨痹或鶴膝風等名稱。歷代經典歸納出的病機有外感風寒濕邪、肝腎陰虛、筋傷骨痿及氣血瘀滯等。《中醫外科學》 將退化性膝關節炎分成虛實二證,實證是因驟感風寒濕邪,膝部周圍皆腫,能有惡寒發熱等症,而後皮色會開始紅熱光亮,此時可以用獨活湯來祛風通絡。虛證則是因足三陰(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虧虛,風寒濕邪入絡所致,患者膝蓋初起無明顯紅腫,但疼痛卻日夜漸增,數月後會漸感行走不得、屈伸無力,雙足腿脛逐漸枯痿削瘦。

實證的鶴膝風我認為是處於急性炎症時期,虛證則符合大多數退化性膝關節炎的病徵。由於人體結構的關係,退化性膝關節炎較容易從膝蓋內側該是病變,這也與中醫認為是足三陰經脈走向相符。

病證分型

中醫會依照病患的發病時間、關節腫脹程度,及其他綜合評估分成幾種證型。病程初起會以外邪入絡為主,後期則以肝腎陰虛為重;痛起劇烈,溫敷可改善則為痛痹;肌膚麻木,關節酸楚重著,則為著痹;若疼痛久不癒,關節變形則為痰瘀。

中醫實證

2019年,國立陽明大學(現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發表了一篇追蹤健保資料庫的研究,該研究納入1997至2003年間,經由骨科或復健科診斷出退化性膝關節炎,而後才開始接受中醫介入治療者(包含中藥及針灸)。結果顯示,有中醫介入者能顯著性降低膝關節置換的風險,並與中醫介入時間呈現正相關。

中醫看法
研究實證

針灸實證

2021 年中國北京中醫藥大學在國際期刊 Arthritis & Rheumatology 發表了針灸對於退化性膝關節炎的療效評估。該研究為多中心隨機臨床試驗,試驗最終結果顯示,針灸治療能顯著性改善膝關節疼痛及恢復功能。

實驗設計

受試者年齡介於45歲至75歲間,膝蓋疼痛超過半年、疼痛指數(NRS score)大於4分,及有影像學確認。受試者會被隨機分配至三個組別:1.電針組 2.針灸組 3.偽針灸組。各組會進行 8 週的針灸介入治療,每週會治療三次,每次留針30分鐘。

針灸組有五個必選穴位(犢鼻、內膝眼、曲泉、膝陽關及阿是穴)和三個辨證穴位,電針組則是在以上八個穴位中,對曲泉、膝陽關,及另外兩個辨證穴位加電。(為達到盲測目的,電針組的電流強度低於受試者能感受到的閾值)

偽針灸組則是選八個非中醫傳統穴位,且僅淺刺入表皮。

療效會評估第4、8、16 及 26 週時的疼痛指數、膝關節炎量表(WOMAC index)及有效反應率(response rate)。有效反應的定義為膝關節炎功能性量表改善大於 6 分,且疼痛指數改善大於 2分者。

實驗結果

最終有480人受試者加入實驗,隨機分配至三個組別各160人。電針組有151人、針灸組145人及偽針灸組146人完成試驗。

三組比較,在有效反應率、疼痛指數、WOMAC function subscale 及WOMAC pain subscale有顯著性改善。兩兩相比的部分,電針組顯著性優於偽針灸組,針灸組則在部分項目顯著性優於偽針灸組。

文獻
研究方法
試驗結果

總結

退化性關節炎在中醫臨床是最常見的病種之一,而頸腰椎及膝關節的退化是我目前最常處理的。大部分的患者在接受針灸二至三次後,疼痛程度及活動能力會有明顯的改善,但這畢竟是退化性的問題,我認為還是很難僅靠針灸就恢復得跟常人一樣。在看診時,我會跟病人溝通「設定目標」,告知他的疾病程度能夠達到的治療效果,病況嚴重者要達到完全無病痛是有困難的,我們應將目標設定為不影響日常活動,如此才能有信心持續接受治療及復健。

參考資料

  1. Primorac D, Molnar V, Rod E, Jeleč Ž, Čukelj F, Matišić V, Vrdoljak T, Hudetz D, Hajsok H, Borić I. Knee Osteoarthritis: A Review of Pathogenesis and State-Of-The-Art Non-Operative Therapeutic Considerations. Genes (Basel). 2020 Jul 26;11(8):854. doi: 10.3390/genes11080854. PMID: 32722615; PMCID: PMC7464436.
  2. Hunter DJ, Bierma-Zeinstra S. Osteoarthritis. Lancet. 2019 Apr 27;393(10182):1745-1759. doi: 10.1016/S0140-6736(19)30417-9. PMID: 31034380.
  3. UpToDate, Epidemiology and risk factors for osteoarthritis, 2021.
  4. UpToDate, Pathogenesis of osteoarthritis, 2021.
  5. DynaMed. Osteoarthritis (OA) of the Knee. EBSCO Information Services. Accessed December 28, 2021.
  6. Sharma L. Osteoarthritis of the Knee. N Engl J Med. 2021 Jan 7;384(1):51-59. doi: 10.1056/NEJMcp1903768. PMID: 33406330.
  7. 朱士宗. 中醫外科講義, 第二版.
  8. Lo PC, Lin FC, Tsai YC, Lin SK.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rapy reduces the risk of total knee replacement in patients with knee osteoarthritis. Medicine (Baltimore). 2019 Jun;98(23):e15964. doi: 10.1097/MD.0000000000015964. PMID: 31169724; PMCID: PMC6571282.
  9. Tu JF, Yang JW, Shi GX, Yu ZS, Li JL, Lin LL, Du YZ, Yu XG, Hu H, Liu ZS, Jia CS, Wang LQ, Zhao JJ, Wang J, Wang T, Wang Y, Wang TQ, Zhang N, Zou X, Wang Y, Shao JK, Liu CZ. Efficacy of Intensive Acupuncture Versus Sham Acupuncture in Knee Osteoarthriti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Arthritis Rheumatol. 2021 Mar;73(3):448-458. doi: 10.1002/art.41584. Epub 2021 Jan 15. PMID: 33174383.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