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綱
現代人生活忙碌,許多人習慣長時間低頭使用手機或在電腦前工作,這樣的不良姿勢長期下來容易對頸椎造成損害,進而引發頸部、肩膀甚至手臂的疼痛。一位男性患者因為持續的頸肩不適來診,在經過影像學檢查後,確診為C5/6椎間孔狹窄,顯示神經根已受到壓迫。使用小針刀治療後,症狀緩解良多。
頸椎退化的病理原因
頸椎退化的發生與年齡增長、長時間的不當姿勢及生活習慣有密切關聯。當人們長期維持低頭或前傾的姿勢時,頸椎間盤逐漸磨損,失去彈性和高度,導致椎間盤突出和椎間孔狹窄。頸椎的退化還可能伴隨骨刺的形成,這些結構變化最終會壓迫神經根,引起肩膀、手臂的疼痛,甚至手指麻木等症狀。
針刀療法介紹
針刀是中醫特殊針具的一種,與一般針灸的毫針不同,針刀前端為0.4mm的刀口面,能夠做到剝離沾黏及減壓的效果。針刀療法屬於微創治療,治療過程中不會留下明顯傷口,且治療後患者仍能進行日常活動。
相比傳統的熱敷和電療,針刀療法更為進階且有效。它能直接鬆解沾黏組織,促進血液循環,加速修復過程,有效減輕疼痛和改善功能。
針刀禁忌證
癌症及其他重大疾病、凝血功能異常,或正在服用免疫抑制劑。
針刀可能副作用
局部滲血、不純熟操作導致意外傷及他處、傷口照護不慎導致感染。
案例分享
這位患者於113年8月28日首次來診時,描述雙側肩膀疼痛已持續一個月,右肩背部疼痛達VAS 5分,左肩臂疼痛為VAS 3分。疼痛還會延伸至手指,並伴隨手指麻木感。經過影像學檢查,確診為C5/6椎間孔狹窄,神經根受到壓迫。
從8月28日至10月9日期間,患者共接受了6次針刀療法和肌筋膜乾針治療。治療過程中,患者的疼痛逐漸減輕。在9月11日的回診中,患者報告背部疼痛已有所緩解,但手指仍然麻木。到了9月25日,患者的背痛完全消失,但肩膀仍有緊繃感,手指偶爾麻木。
在最後一次治療(10月9日)時,患者表示當週已無背痛和手指麻木的情況,但雙側肩膀仍有些僵硬感。整體來看,患者的症狀已有明顯改善。最終,患者的頸椎針刀療程圓滿結束,後續僅需接受乾針保養以維持治療效果。針刀療法不僅快速有效地改善疼痛,還能在治療後讓患者恢復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醫療問題,請諮詢合格醫療人員》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製轉載》
《本文為頸椎病衛教文章,經患者同意後,作為療程介紹分享》
《醫療有不確定性,體質病況因人而異,治療效果會因個人體質病況而異》
#台灣針刀醫學會專科醫師 軒字第號 A-0010-2023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