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綱
每天只要進步1%,一年後就會進步37.78倍。
生命的品質往往取決於習慣的品質,習慣不變,結果就不變;而一旦有了更好的習慣,凡是皆有可能。
《原子習慣》:細微改變會帶來巨大成就
網路上有句流行語:「複利比原子彈來的強大」。每天只要進步1%,一年後就會進步37.78倍。相反的,若每天退步1%,一年後則會退步至只剩3%。我們只要每天往正確的方向前進一小步,時間會成為盟友,為我們放大效益。
人們總期待著能碰到好機會,能夠一舉成功,但好機會也必須建立在有良好的基礎。在《習慣致富》中也提到,運氣可分為「隨機運氣」與「機運運氣」。
隨機運氣是不能掌握的,如中樂透,這種運氣人人均等,一切都是天意,我們不該期待隨機運氣帶給你成功。而機運運氣,則是需要仰賴基礎,如同有健康的生活作息,就比較不容易患病;良好的駕車習慣,就比較不容易發生道路意外。
本書的觀點就是一點一滴的建立好的習慣基礎,讓機運運氣向我們迎來。
造就成功的,是日常習慣,而不是千載難逢的轉變。
重複什麼 就得到什麼。
為何改變習慣這麼困難?
習慣,是為了讓大腦能夠省下能量,使我們能夠有餘力應對環境變化。若想要改變舊有的習慣,就必須花費額外的能量及注意力去執行。因此若單純只靠意志力去執行,實為違反天性。
人們天生又較喜歡立即性的回饋,即使我們知道「延遲滿足」會比較好,但我們通常還是會選擇能立即得到滿足的行動。如明知儲蓄可以經由複利效果,在未來放大財富,但多數人會選擇滿足當下的購物慾望。
此外,努力與成果常常也不是呈線性關係,人們在執行新習慣時,會面臨到「失望之谷」,因而感到挫折而放棄。
因此,我們要建立好的習慣,必須要有策略性的改變,尤以環境的塑造遠比意志力來的重要。

改變習慣策略:提示→渴望→回應→獎賞
提示
行為改變的過程始於察覺,我們若無法意識到無意識,它就會指揮你的生活。
因此若要改變習慣,必須先改變環境,使我們能經常察覺。
想讓習慣成為生活的一大部分,就讓提示成為環境的一大部分。
渴望
越能讓行為變得有吸引力,就越能建立起該習慣。
我們可以利用「誘惑綑綁」來強化行為的魅力。如在用一杯美好的咖啡搭配要用來閱讀的週日下午。
較符合環境期待的行為,也會是較有吸引力習慣。
回應
想要建立好習慣,一直思考籌畫並不會養成習慣,我們必須真的去行動執行。
人們時常一直處於啟動狀態,卻不採取行動的最大原因:你想要延後失敗。
另外,人的大腦設定是盡可能節省能量,遵循最小努力原則,為此我們必須讓習慣簡單到就算沒有意願也會執行,行為越容易執行,越容易建立習慣。
精通習慣由重複開始,而非完美。
獎賞
人天性喜歡立即性的滿足,要建立新的習慣就必須要讓行為執行完就有收穫,但好習慣的成果往往需要時間才能顯現。為此我們可以利用「習慣堆疊」,將一項有立即性滿足的行為穿插進想要建立的習慣中。
另外,我們也可以使用「習慣追蹤」,利用紀錄表或集點卡的方式,讓執行行為本身就是一種成就滿足。
帶來獎賞的行為會被重複,帶來懲罰的行為會被避免。
建立好習慣:讓提示顯而易見,讓習慣有吸引力,讓行動輕而易舉,讓獎賞令人滿足。 破除壞習慣:讓提示隱而不見,讓習慣毫無吸引力,讓行動困難無比,讓後果令人不滿。
心得
《原子習慣》一書將習慣的養成設立了四個步驟,書中也詳舉了許多範例給讀者參考執行。作者不斷向讀者告知,要建立好習慣,光靠意志力是無法達成目標的,必須要仰賴環境的設計以及與舊有習慣的綑綁。
習慣,是精通一項事務的基礎,我們想要在某方面有所成就,就必須讓基本的行為內化成習慣,可以不假思索的執行,才能有多餘的心力去追求更好。而只要每天進步一點,時間就會成為助力,隨著複利放大成就。
在這與讀者們共勉:You are what you e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