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綱
女性進入更年期後,因為卵巢功能逐漸退化,體內荷爾蒙的波動會變得劇烈,尤其是雌激素和黃體素的下降,這容易導致情緒不穩定、焦慮、易怒等狀況。許多患者也會出現熱潮紅、盜汗、失眠等症狀,這些問題相互影響,往往使焦慮的感覺更加明顯,甚至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在我的臨床經驗中,更年期焦慮的患者數量並不少見,常見的表現包括莫名的煩躁、緊張、擔憂,嚴重時甚至影響日常生活與人際互動。
中醫如何處理更年期焦慮?
臨床上,除了使用中藥調整體質之外,我也經常推薦針灸治療,作為緩解焦慮症狀的有效方法。通常在針灸治療時,我會以頭面部的安神穴位為主,例如百會、印堂或神庭穴,並搭配調理心肝脾經功能的重要穴位,包括神門、太衝、三陰交等,以達到安神、紓解焦慮的目的。
最新研究:針灸治療更年期焦慮的實證效果
最近,有一篇發表於2023年10月國際期刊《Frontiers in Psychiatry》的研究,提供了針灸在更年期焦慮治療上的療效。
這篇研究提到更年期女性焦慮症可能與下丘腦-腦垂體-腎上腺(HPA)軸激素變化的關係。
該研究共有112名年齡45至55歲、符合廣泛性焦慮症診斷的更年期女性,進行了一項嚴謹的隨機、單盲對照試驗。
研究將參與者分成兩組:
- 手法針刺組:使用真針刺入皮膚,有得氣感。
- 安慰針刺組:使用鈍針不刺入皮膚,沒有得氣感。
治療中使用的穴位包括頭面的四神針、神庭、印堂,以及手腳的神門與三陰交。療程設計為每週三次,每次30分鐘,連續治療四週。
研究的結果如何?
研究結果顯示,接受真實針刺的女性,在焦慮症狀的改善程度上,明顯優於安慰針刺組。
經過四週的治療後,透過焦慮量表(如HAMA和GAD-7)的評估,接受針灸的患者焦慮症狀下降明顯。此外,生理指標也顯示,接受真針治療的患者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濃度有顯著下降,這與情緒穩定有明確的相關性。
總結
針灸的優勢是幾乎沒有長期的副作用。透過針灸的協助,能夠改善患者的焦慮狀況,並且有機會能減少藥物的使用。有許多研究證據,更年期女性若出現焦慮問題,除了藥物治療外,針灸是一個值得推嘗試治療方式。
參考文獻
Liu X, Li M, Xie X, Li Y, Li K, Fan J, He J, Zhuang L. Efficacy of manual acupuncture vs. placebo acupuncture for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GAD) in perimenopausal women: a randomized, single-blinded controlled trial. Front Psychiatry. 2023 Oct 3;14:1240489. doi: 10.3389/fpsyt.2023.1240489. PMID: 37854443; PMCID: PMC10579903.
#張家誠中醫師
► 疼痛治療| #浮針| #針刀|#乾針|#減重|#內婦科